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产品展示 >

特朗普对普京态度改变,军援变欧洲买单,将锅甩给老婆

2025-07-26 产品展示 184

7月14日,特朗普在白宫撂下狠话:给普京50天时间停火,否则对俄罗斯征收100%惩罚性关税,连买俄油的国家也要被“连坐”!更魔幻的是,他转头就把这波政策大转向的锅甩给了老婆梅拉尼娅,声称是夫人一句“乌克兰城市在爆炸”点醒了自己。

普京的反应更绝,俄罗斯股市当天应声上涨2.7%,市场直接用钱投票:这威胁就是个笑话。耐人寻味的是,特朗普一边对俄放狠话,一边却给普京送“助攻”:50天倒计时刚好覆盖俄军策划的“夏季攻势”窗口期,连俄国家杜马议员都嘲讽:“美国在配合我们的作战计划”。而军援乌克兰的“慷慨”背后,藏着一本生意经:价值5亿美元的“爱国者”导弹,全由欧洲买单,美国转手就把采购订单从3376枚猛增至13773枚,13亿美元轻松入账军工企业腰包。这场大戏里,泽连斯基刚因拿到军援喜极而泣,转头就被特朗普当众打脸:“不准打莫斯科!”白宫更火速否认曾鼓动袭击俄本土,把锅甩给媒体“断章取义”。

特朗普的“援乌新姿势”堪称商业魔术:他宣布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17套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,但强调“美国纳税人一分钱不用出”,费用全由德国、芬兰等欧洲盟友承担。德国总理默茨立刻响应号召,表态将本国现有“爱国者”系统运往乌克兰,再向美国补购新装备。北约秘书长吕特更打包票:至少8国已加入这场“武器接力赛”。表面看是团结抗俄,实则暗藏三层算计。欧洲钱包大开,德国每送出一套“爱国者”(价值10亿美元),就需向美国续购填补库存,直接拉动军火订单;北约军费绑定,6月北约峰会刚逼各国承诺将军费提至GDP的5%,援乌武器成了兑现开支的“快捷通道”;美国隐身幕后,武器经北约转交乌克兰,美国以“协调者”自居,既避免直接冲突风险,又掌控援助主导权。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一针见血:“纯属生意!美国本质未变”。

特朗普威胁的“史上最狠制裁”听起来吓人:若50天内俄乌未停火,就对俄征收100%关税,并对中印等俄油买家加征“次级关税”。但市场反应直接拆台:制裁预告后,莫斯科交易所指数单日暴涨2.7%,创三个月新高。底气来自两方面,贸易量崩塌:美俄年贸易额已从战前360亿美元暴跌至35亿美元,仅占中俄贸易额的3%。即使归零,对俄经济也是“蚊子叮大象”;次级制裁漏洞,美国既无法追踪脱离SWIFT系统的俄能源交易(如中印用本币结算),又怕引发反制,若对中国买俄油征税,恐遭对等报复。俄议员马尔科夫嘲讽得更直白:“虚张声势!特朗普早放弃促和了”。

为解释对俄态度180度逆转,特朗普搬出“枕边风”剧本:他自称兴冲冲回家分享与普京“愉快通话”,却被梅拉尼娅冷冷反问:“哦?可乌克兰城市又在挨炸”。按他的说法,夫人这句话让他顿悟“普京在耍我”,于是愤而转向强硬。但政治分析师戳破真相。转移决策失误,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正推动对俄更激进法案(500%关税),特朗普国内支持率因外交停滞跌至低谷,急需展现“强人”形象挽回选情;掩盖战略矛盾,俄方坚持乌克兰弃核、割让乌东四州等条件,触及美国底线,所谓“和谈”早陷入死局;夫人成最佳背锅侠,梅拉尼娅的东欧背景(斯洛文尼亚裔)为故事增添“可信度”,但将国家战略归因夫妻私语,实为回避自身判断失误。乌议员贝祖赫拉怒批:“特朗普白送普京50天攻城!”。

特朗普政策转向最戏剧性一幕,发生在泽连斯基身上。7月14日,他刚热情接待美国特使凯洛格,盛赞“高效合作实现和平”,还收到17套“爱国者”导弹的承诺。但不到24小时,特朗普就当众泼冷水。远程导弹梦碎,记者追问是否提供可打击莫斯科的武器,特朗普斩钉截铁:“不!我们不会给”;袭击红线明确,“泽连斯基不该打莫斯科”,直接推翻英媒曝出的“打击双城计划”;白宫火速甩锅,发言人否认特朗普曾鼓动袭俄,斥责《金融时报》“断章取义”。乌记者波诺马连科哀叹:“若早听明智建议,多少乌克兰人能活下来?”。

话题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