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7-03 产品展示 180
1. 失业那天,我才明白:赚钱的本质,就是"卖"
我永远记得35岁生日那天,HR把我叫进会议室,递过来一张解除劳动合同协议。走出公司大楼时,手机弹出一条房贷扣款短信——账户余额只够撑三个月。
那晚我在路边摊喝得烂醉,隔壁桌两个年轻人正兴奋地讨论短视频带货,说上个月赚了六位数。我突然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真相:这世上只有两种人——会"卖"的人,和不会"卖"的人。
工地上搬砖的工人卖体力,时薪30块;
设计师接私单卖技能,一单5000块;
知识博主卖职场经验,99元的课卖出10万份;
而过去的我,只会把简历挂在招聘网站,等着别人来"买"我的时间。
所有财富流动的本质,都是交易。 当我还在纠结"公司凭什么裁我"时,早有人把裁员经历做成《35岁职场逃生指南》卖了20万份。
2.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暴富机会,都是被面子耽误的
2016年,前同事老王辞职做微商卖面膜。我们私下笑他:"985毕业去发朋友圈广告,丢不丢人?"去年同学聚会,他开保时捷来的,而当初笑话他的人,一半还在还房贷。
更扎心的是三件事:
抖音刚火时,我觉得拍视频露脸很low,现在同龄人@老张说职场 粉丝80万,广告报价5万一条
知识付费兴起时,我觉得卖课是割韭菜,隔壁部门小李把PPT技巧封装成199元课程,月入10万+
去年被裁的测试工程师老周,在B站教转行编程,现在收学员的学费比原来工资高3倍
中年人最大的幻觉,就是以为"体面"能当饭吃。 我表姐在四线小城开少儿舞蹈班,最初在菜市场发传单被城管追着跑,现在年入百万。她说:"穷人的面子就像塑料袋,看着挺大,其实一戳就破。"
3. 放下面子去"卖",是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
上个月参加校友会,发现混得最好的居然是当年睡我下铺的阿凯。他做跨境家居电商,最拼的时候每天凌晨4点回复客户邮件,现在公司200多人。饭局上他说了句让我后背发凉的话:
"你觉得自己值钱,市场不认,那就是不值钱。"
这话真不是鸡汤。看看这些人:
吴彦祖卖英语课,两天营收4000万
俞敏洪60岁带新东方老师直播卖农产品
深圳某大厂高管失业后开滴滴,把职场经验写成《给老板开车的100天》出书变现
我花了三个月才想通:中年人的竞争力根本不是年龄,而是敢不敢把过往经验重新定价。 现在我做企业咨询,帮小公司搭建管理体系。上个月给一家餐饮连锁做培训,3天收费2万,比原来月薪还高。
4. 普通人破局的三个"不要脸"心法(亲测有效)
(1) 把"丢脸"当日常训练
第一次在抖音露脸讲职场干货,手抖得拿不稳手机。但当我发现视频带来3个咨询客户时,突然明白:观众根本不在乎你紧不紧张,只在乎你能解决什么问题。
(2) 给经验标价签
整理了十年积累的项目管理模板,定价299元放知识星球。前同事买了后介绍给他新公司,意外带来个5万的年框合作。很多时候不是你的经验不值钱,而是你没给它找到买家。
(3) 建立"卖"的肌肉记忆
现在每天强制做三件事:
发一条职场干货朋友圈(潜在客户来源)
在行业社群回答1个问题(建立专业形象)
主动私信2个老同事(挖掘合作机会)
5. 写在最后
上周末带女儿逛商场,她指着橱窗里的乐高说"爸爸买不起"。我蹲下来告诉她:"爸爸不是买不起,是在攒钱给你买更大的。"回家就把闲置的相机挂上闲鱼,第二天就有买家上门。
成年人的体面,从来不是西装革履坐在写字楼里,而是放下面子时那份沉甸甸的底气。 就像《当幸福来敲门》里说的:"如果你有梦想,就要去捍卫它。那些一事无成的人,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。"
如果你也正在经历中年焦虑,不妨问问自己:
我的哪些经验可以封装成产品?
哪些人愿意为我的能力买单?
今天能做的最小变现动作是什么?
记住: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,说明你成熟了;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,说明你成功了;当你能用面子赚钱的时候,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