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产品展示 >

越南签了这份协议,很多人说是自找的

2025-07-10 产品展示 157

河内的官员怎么也想不到,签个字就把自己绑上了砧板。

七月二号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,美越贸易协议正式敲定。这份协议的条款听起来就让人倒吸一口凉气——美国商品进入越南市场零关税,而越南货物想进美国得交20%的过路费。更狠的是,所有经过越南中转的货物直接被套上40%的重税枷锁。

这简直是把越南当成了待宰羔羊。

走在河内街头,你能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气氛。胡志明市北边的工业园区里,那些为国际大牌代工的厂房依然机器轰鸣,工人们还在赶制订单,可谁都知道好日子要到头了。

越南制造业的命门被人卡住了。

说白了,越南这些年的繁荣很大程度上靠的是“借船出海”。中国的原材料、零部件运到越南,经过简单加工组装,摇身一变成了“越南制造”,然后大摇大摆地进入美国市场。

在越南北部的工业区,你随便走进一家服装厂,里面用的纱线、染料、拉链十有八九都是中国货。电子厂更不用说,摄像头模组、电路板、芯片全是从深圳、东莞运过来的。

数据不会撒谎——2025年第一季度,越南对美出口商品中有37%的零部件来自中国。这条产业链一旦断裂,越南的制造业就得伤筋动骨。

可特朗普就是看准了这一点。

美方谈判代表在桌子上摆明了态度:不签协议,就征收46%的惩罚性关税;签了协议,就按我们的条件来。越南政府左右为难,毕竟美国是他们的头号买家,这个市场丢不起。

越南官方发布的声明说得很含糊,只是提到双方就关税问题达成共识,美方承诺“大幅降低关税”,会继续与越南合作解决贸易难题。越南这边也答应为美国商品“开放优惠市场”,还希望美国能承认越南的市场经济地位。

听起来挺体面,实际上就是城下之盟。

协议消息一出,华尔街的反应很有意思。耐克、露露乐蒙这些在越南设厂的公司股价先是上涨,投资者以为捡到了便宜。可当特朗普公布具体税率后,市场立马变脸,这些公司的股价跌得比翻书还快。

20%的关税还是太高了,比预期的要狠得多。

更要命的是,这份协议实际上是让越南彻底向美国敞开了国门。美国商品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越南市场,而越南想要出口到美国还得交高昂的“买路钱”。

这哪里是什么互惠互利,分明是割肉喂鹰。

越南的消费能力本来就有限,普通老百姓连汽车都买不起,更别说其他高端消费品了。市场开放只会让美国货大量涌入,冲击本土企业。到时候本地工厂倒闭,工人失业,美国商品占领市场,这算哪门子的双赢?

外资企业可不是傻子。

他们之所以选择在越南设厂,看重的就是当地便宜的劳动力成本。从来没想过要在越南建立完整的产业链,更不会投资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生产。

现在签了这个协议,40%的转运税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。外资企业会怎么选择?答案很明显——关掉越南的生产线,转移到泰国、马来西亚,或者干脆回到中国。

生意人最现实,40%的税谁受得起?

特朗普的“对等关税”策略可不是只针对越南一家。四月份他就放话了,要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这套玩法,跟谁的贸易逆差大,就收谁的高税。

他骂日本人“被宠坏了”,威胁要征收30%、35%,或者他想要的任何比例。欧盟听了心里发毛,赶紧商量能不能统一按10%的税率,但要保留医药、酒类、飞机这些核心商品的豁免权。

英国倒是抢先签了协议,可条件比越南好太多了。原因很简单——英国有筹码,越南没有。

自从中美关系紧张以来,越南与美国的贸易量激增。到了2024年,越南已经跃升为美国第十大贸易伙伴。美国官方数据显示,2024年美越贸易中,越南对美出口额达到1360亿美元,而美国对越出口只有131亿美元。

这种严重的贸易依赖就是越南的软肋。

特朗普和他的团队看得很清楚,越南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。更让人担心的是,美方的40%“转运税”并没有详细的实施细则。什么算转运?哪些商品会被认定为转运?

美国说了算。

这就相当于把一根大棒挂在你头上,什么时候打下去,完全看美国的心情。这种不确定性比直接征税更可怕,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。

在全球范围内,特朗普用“对等关税”当筹码,把各国一个个拉到桌子上单独谈判。越南这次签的苛刻条件,无疑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。

更尴尬的是时间点。

就在越南宣布签署协议的当天,美国对中国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。根据媒体报道,美国政府在7月2日向两大乙烷生产和出口商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和Energy Transfer发函,撤销了几周前实施的限制性许可要求,为恢复对华乙烷出口扫清了道路。

消息称,限制解除后已有8艘船只驶往中国。

这可不是小数目。乙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,美国靠页岩气疯狂开采,产能严重过剩。过去的管制出口让他们库存爆仓,价格跌到谷底。路易斯安那、德克萨斯这些州靠能源业吃饭,放开对华出口可以保住25万个就业岗位。

特朗普是生意人,这笔账他自然算得清楚。

还有EDA软件,也就是芯片设计必需的工具,特朗普政府也宣布放开对华出口限制。有人说美国这是服软了,其实哪有什么软硬,只是美国公司自己都急了。

EDA是设计芯片的必需软件,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潜在市场。长期封锁只会逼中国自主研发。美方分析报告早就指出,这样下去中国迟早会做出5纳米级别的EDA工具。一旦被中国厂商赶上,美国公司就彻底没市场可言了。

与其堵死,不如放开一点,先赚点钱再说。

特朗普政府也明白,芯片硬件可以继续卡脖子,但软件封死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招。

而美国真正想要的,是中国在稀土出口上松手。美军的F-35战机、爱国者导弹都需要用稀土里的钕铁硼磁体。中国在全球稀土永磁产量里占了绝大部分。

美方的算盘是,用乙烷和EDA当筹码,换中国“高抬贵手”。

为了这点利益,特朗普对中国连退两步。越南这边呢?签了协议,转口贸易被堵死,自己的供应链断了。不难预测,未来还要面对订单流失,工厂关门,工人失业的惨淡局面。

而美国则在继续想方设法和中国做生意。

美国根本没想要和越南搞什么对等合作。不过是利用越南牵制中国,顺手榨干越南的产业链价值。签字那一刻起,越南就成了这场博弈的牺牲品。

本来越南和中国是搬不走的邻居,合作多年,产业链紧密绑定。如今撕了这个口子,再想合拢就难了。
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3日表示,中方一贯主张各方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经贸分歧,同时有关谈判和协议不应针对或损害第三方的利益。

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则强调,我们乐见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与美方经贸分歧,但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手段达成交易。并表示,如果出现这样情况,中方将坚决予以反制,维护自身正当权益。

特朗普那边又看准了越南的尴尬,反手对中国示好,给自己留了条后路。

越南才是真正无路可退的那一个。

这场博弈从一开始就不公平。美国手握市场和技术两张王牌,越南只能被动接招。签了协议,面临产业链断裂的风险;不签协议,面临更高关税的威胁。

左右都是死,只能选择一个痛快的死法。

说到底,这就是大国博弈中小国的悲哀。越南想要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,结果却发现自己成了两头受气的夹心饼干。

现在越南政府和企业都在观望,看这份协议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。工厂老板们已经开始盘算,是继续坚守还是另寻出路。工人们也在担心,下个月还能不能保住饭碗。

这场由美国主导的贸易重新洗牌,越南显然不是赢家。

你觉得越南这次的选择是明智的吗?在大国博弈中,小国还有多少自主权?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自己的看法。

话题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