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8-06 产品展示 105
咱们中国人现在能活到79岁了,这本来是件大好事儿,可你知道吗?这事儿背后藏着一个让人睡不着觉的问题——钱不够花了。
7月初,国新办开了个发布会,发改委的领导很自豪地说,咱们国家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蹦到79岁了。从2011年到2025年,每过五年就能多活一岁,这速度确实挺快的。医疗水平上去了,生活条件好了,大家伙儿都能活得更久,听起来挺美的。
可问题来了,活得久了,养老的钱从哪儿来?
没钱先老了,这事儿有点悬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咱们国家现在是“未富先老”。啥意思呢?就是还没发财呢,就先老了。
2021年的时候,咱们65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4.2%了。按国际标准,这就算进入“深度老龄化社会”了。那时候咱们人均GDP才1.26万美元,刚够上世界银行说的“高收入国家”的门槛。
你看看人家德国和瑞典,1972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的时候,人均GDP分别是1.9万和2.5万美元。隔壁的日本和韩国更厉害,进入这个阶段时人均GDP都有3万美元左右。
咱们比人家差了一大截儿啊!人家是有钱了才老,咱们是没钱就老了。这就像还没攒够钱买房子,就已经要还房贷了一样,压力能不大吗?
养老金涨幅创了21年新低
说到养老金,这事儿更让人揪心。
人社部和财政部刚公布了2025年基本养老金上调2%的消息。别看只有2%,这可是21年来的历史新低!
想当年,养老金涨幅动不动就是10%以上,那时候退休的老人们多开心啊。可这些年是一路往下掉:2022年4%,2023年3.8%,2024年3%,现在2025年直接掉到2%。
这1.5亿退休人员心里能踏实吗?
坦白说,在现在这种少子化、老龄化的压力下,国家还能保证养老金年年涨,已经很不容易了。毕竟通胀在那儿摆着,物价在涨,养老金不涨的话,老人们的日子就更难过了。
可涨幅越来越少,也说明咱们的养老金压力是真的大。
养老金其实已经“入不敷出”了
你知道吗?咱们的基本养老保险其实已经“收不抵支”了。
2024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.5万亿,支出6.8万亿,看起来还有结余对吧?可这是算上了国家每年超过万亿的财政补贴。如果没有这笔补贴,早就穿底了。
更要命的是,参保的在职职工增速从2021年的6.3%一下子掉到2024年的2.1%,这是近年来最低的。年轻人越来越少,交钱的人少了。
可参保的退休人员增速却一直稳定在4%左右。拿钱的人越来越多,交钱的人越来越少,这账怎么算都不对劲儿啊。
就像一个大家庭,干活挣钱的人越来越少,吃饭的人越来越多,早晚得坐吃山空。
延迟退休也救不了场
为了缓解压力,国家从2025年开始推行“延迟退休”政策,把大家的退休年龄“渐进式”地往后推了3到5年。
意思就是,原本60岁能退休的,可能得干到63岁甚至65岁。这样一来,交钱的时间长了,拿钱的时间短了,能缓解一些压力。
可你以为这样就能解决问题?想得美!
郑秉文教授主编的《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25-2060》里算得清清楚楚:就算延迟退休,基金结余耗尽的时间也只是从2035年推迟到2044年,也就是多撑9年。
该没钱的时候还是会没钱,只不过是晚死9年而已。
现实很骨感,咱得早做打算
有意思的是,咱们一边为中国人能活到79岁感到高兴,一边又为养老钱不够用发愁。这就像买了个大房子,可月供交不起一样。
想靠社保过上幸福的老年生活?基本上是不可能的。
你想想看,现在养老金的涨幅都创新低了,以后可能更少。而且咱们这一代人,很多都是独生子女,将来一对夫妻要养四个老人,压力能不大?
说到底,养老这事儿不能全指望国家。国家能保证你有口饭吃,但想过好日子,还得靠自己。
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离退休还早,不用操心这些事儿。可你看看现在的情况,等到咱们老了,压力只会更大。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摆在那儿,不是说说就能改变的。
几代人的养老焦虑
坦白讲,这不光是老年人的问题,也是中年人的问题,更是年轻人的问题。
50、60后的老人现在还能享受相对不错的养老待遇,毕竟他们赶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好时候。
70、80后的中年人现在压力最大,上有老下有小,还得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。
90、00后的年轻人看起来还早,可他们将来面临的压力可能是最大的。到时候老龄化更严重,社保压力更大,想靠国家养老?想都别想。
这就是现实,很骨感,但必须面对。
咱们不能指望国家包打天下,也不能指望孩子们养老。最靠谱的,还是自己早做准备。
不管是存钱、买保险、投资理财,还是保持健康、学点技能,总之得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负责。毕竟,现在咱们能活到79岁,说不定将来能活到90岁、100岁,没钱可怎么办?
尾声
活得久本来是好事儿,可没钱活得久就成了负担。这话听起来挺残酷,可这就是咱们必须面对的现实。
你觉得光靠社保能过上好日子吗?你现在开始为养老做准备了吗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,大家一起讨论讨论这个关系到每个人的大事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