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8-04 产品展示 193
哈马斯高级官员哈利勒·哈亚在7月27日的声明中揭露,以色列表面上接受停火谈判,实则与美国特使威特科夫勾结,突然退出已达成一致的协议草案,试图拖延时间继续军事行动。
以方事后单方面修改协议,坚持保留导致数千人死亡的“致命援助机制”,并秘密规划在拉法建立“难民隔离区”,为强制驱逐巴勒斯坦人铺路。
过去22个月,哈马斯声称动用所有外交资源推动停火,甚至在最近一轮谈判中与斡旋方就以色列撤军、人员交换、援助通道等核心问题基本达成共识。
斡旋方当时明确转达了以色列的“积极回应”,但以方随后突然撤出谈判,转而与美国特使威特科夫策划拖延战术。 哈马斯指责以色列此举是为掩盖对加沙的“系统性饥饿政策”和“种族灭绝”,通过谈判施压实现在战场上未得逞的目标。
以色列退出谈判后,对协议草案提出两项关键修改:
削弱联合国援助主导权:要求削减联合国及本地机构在物资分配中的作用,维持原有“致命援助机制”。 该机制被指导致数千平民因物资分配混乱死亡,例如7月20日以军袭击世界粮食计划署车队,造成85名等待领取食物的平民丧生。
设立难民隔离区:以军强占拉法大片区域,计划建立所谓“难民隔离区”,试图通过埃及或海上路线强制迁移巴勒斯坦人。 哈亚直斥这是“消灭巴勒斯坦事业的阴谋”。
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7月27日披露,过去两天仅有73辆援助卡车进入加沙,空投物资总量仅相当于2辆卡车运力,且全部落入以军划定的“红色战区”,这些区域禁止平民进入,援助实际效果为零。 联合国数据进一步显示:
93%家庭无水可用,87%土地被列为军事区或撤离区,210万人挤占仅占加沙12%的狭小地带;
饥饿致死人数升至111人,近24小时内新增9名儿童死于营养不良;
世卫组织在代尔拜拉赫的仓库遭以军三次袭击,工作人员被脱衣审讯,医疗物资焚毁。
就在谈判破裂同期,以军于7月21日首次攻入加沙中部代尔拜拉赫,发动地面行动。 此次攻势波及5万至8万流离失所者,并摧毁当地关键水厂和医疗点。 以方声称行动目标是“解救剩余人质”,但人质家属论坛公开抗议,指责军事行动反将人质置于险境。
哈马斯在谈判中曾要求终结以色列和美国支持的私营组织“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”对援助分配的控制。 该机构被联合国点名批评“将饥荒当筹码”,其运作的援助点频繁发生平民遇袭事件。
GHF雇佣的守卫被曝向排队领取物资的平民开枪,而该组织日均援助量仅为“滴灌式”的15.8万份熟食,同比骤降30%。
面对加沙局势恶化,20多国外长于7月21日发表联署声明,要求以色列停火并解除援助封锁。 但以外交部次日强硬拒绝,称声明“脱离现实且向哈马斯传递错误信号”。
同日,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宣称军事行动目标是“彻底摧毁哈马斯”,并强调“60天停火期结束后可能恢复空袭”。
哈马斯要求以色列明确撤军时间表,退回3月停火协议破裂前的位置,并确保停火后不再重启军事行动;
以色列坚持“摧毁哈马斯军事能力”为不可谈判条款,且仅同意短暂停火换人质,拒绝承诺永久停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