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0-10 新闻动态 141
这事儿刚刷到,真把我给看笑了,也觉得有点心酸。那英大姐在节目里直接说了,她要是离开了化妆师,就觉得自己毫无自信,甚至说没有价值。这话一出来,我这手机差点就扔出去了。好家伙,一个在音乐圈叱咤风云多少年的前辈,能说出这种话来,想想就觉得挺不是滋味的。
你说她一个唱歌的,实力那是杠杠的,多少经典歌曲大家都在传唱。结果她自己反而觉得,一旦没那层妆在脸上,就好像什么都不是了。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?是她自己真的这么想,还是整个娱乐圈,甚至我们这个社会,都把“外貌”这东西看得太重了,重到让一个有实力的人都感到焦虑?
她这种感受,其实也不是独一份。娱乐圈里,颜值这东西,有时候确实是敲门砖,也是硬通货。你看,前两天刷到的,李沁,也是个 pretty girl,据说她有时候也会因为一些细微的皮肤问题或者状态不好,就觉得自己在镜头前不够完美,影响发挥。这姑娘虽然演戏很认真,但谁能想到,她也会有这样的纠结。
还有龚俊,这几年也算是爆火起来的,粉丝多得不行。他自己也说过,刚开始拍戏的时候,因为脸上的痘痘或者其他小瑕疵,会很在意,甚至影响到角色塑造。他倒还好,后面靠着幽默感和敬业精神赢得了大家喜爱,但你说,一开始的那种不自信,是不是也跟外貌有点关系?
更别提那些还在上升期,或者说正在努力证明自己的年轻演员了。张晚意,我一直觉得他演技挺扎实的,也挺有潜力。但你看看他之前的一些采访,有时候也会提到,这个行业对年轻艺人的外形要求太高了,好像长得不够“标准”,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被看见。他不是说自己长得不好看,而是说,有时候就是觉得,外貌带来的那种“优势”或者“劣势”,是真实存在的,而且有时候挺让人无奈的。
这让我想起我自己,平时出门,洗把脸,穿件舒服的衣服就完事了。但一想到要上镜,要面对镜头,哪怕是录个小视频,都会忍不住多照几遍镜子,琢磨一下今天状态好不好,是不是该化个淡妆。这种感觉,其实挺微妙的。我们普通人尚且如此,更何况是天天暴露在聚光灯下的明星们呢?
这种对外貌的过度依赖,是不是一种时代的悲哀?我们追求的是艺术,是情感的传递,是角色的灵魂,结果到头来,一张脸,一张被精心修饰过的脸,成了评价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。那英姐作为过来人,她说出这种话,也是一种坦诚,一种让人心疼的坦诚。她是在告诉我们,即使是她这样的大咖,也会被这种外在的东西所困扰,所束缚。
这种困扰,不止是她一个人的。多少年轻的女孩,每天花好几个小时化妆,就是为了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一点点关注,一点点认同。她们觉得,只有“好看”的照片,才能代表自己是有价值的。这种价值的衡量标准,真的太单一了。
当一个人的价值,很大程度上被定义在“看起来怎么样”的时候,内在的才华,专业的技能,或者一个人的品格,是不是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?这听起来有点可怕,不是吗?我们都在追求所谓的“完美”,但谁能定义什么是完美?
或许,我们都需要重新审视一下,什么才是一个人真正的价值所在。是那层精心勾勒的妆容,还是那颗愿意为事业燃烧的心?是镜头前完美的侧脸,还是镜头后默默付出的汗水?
我们看见那英姐的“无自信”,看见李沁的“小纠结”,看见龚俊的“起步难”,看见张晚意“的现实考量”,这些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,他们有自己的挣扎和无奈。他们是这个行业里的个体,但他们的感受,也折射出了整个行业,甚至社会对“外貌”的某种集体焦虑。
现在大家对这些明星的关注,很多时候都离不开他们的外形,穿着打扮,颜值变化。一旦出现一点点“不完美”,就会被放大,被讨论,甚至被攻击。这种环境,怎么可能不让人对外貌产生一种强烈的依赖和不安全感呢?
所以,那英姐的那句话,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感慨,更像是一个信号,一个提醒。它提醒我们,这种对外貌的过度推崇,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层面,影响到了很多人的自我认知。
什么时候,我们才能真正地,不带偏见地,去欣赏一个人的才华,她的能力,她的内在,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她今天看起来有多“美”?
声明: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,内容 90%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,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。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。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