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新闻动态 >

川东北高铁大突破就在眼前?汉巴南、成巴安两大铁路疑云与真相深

2025-10-08 新闻动态 113

川东北有望告别“铁路断头路”?汉中至巴中铁路、成巴安铁路建设近况大揭秘

谁能想到,一条横贯西北与西南的高铁线路,竟能牵动无数网友的心?近期,四川巴中关于汉巴南铁路巴中至汉中段、成巴安高铁早日纳入“十五五”规划的呼声不断,网络平台上类似的建议日益增多。随着2025年也就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日益临近,越来越多川东北市民憧憬着汉中和安康不再是“远亲难走动”,更希望未来巴山深处能够与国家铁路大动脉无缝衔接。

对于巴中来说,铁路规划建言的背后,其实是千家万户的奔头与希望。四川省地跨盆地与山地,尤其是巴中,地理相对封闭。光看地图就会发现,巴中仿佛一枚镶嵌在川陕交界处的楔子,上世纪的广巴达铁路在这里穿梭,却也只是普速列车。直到2022年底,汉巴南高铁巴中至南充段开通,才让巴中搭上了高铁时代的快车。许多市民还记得,首班高铁进站那一刻的兴奋和自豪,被无数自媒体刷屏。

但热闹之余,痛点还未完全消弭。汉巴南铁路现阶段只有巴中至南充段开通,北段通往陕西汉中的规划尚在纸上。每逢假期,许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都要先南下到南充、成都,再辗转回陕南老家。同样,成巴安铁路的呼声由来已久。成巴安高铁一旦建成,将北接安康,南通成都,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出川新通道”。对于习惯了“慢生活”“慢交通”的巴中而言,这两条铁路对区域经济、民生、产业转型的助力不可小觑。

2023年四川省统计数据显示,巴中市GDP达到1380亿元,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而同为川东北的南充,GDP突破2600亿元,广元1100亿元。对标之下,交通优势成为分水岭。业内曾做过调研:打开成渝、成渝双城经济圈版图,8条高铁干线纵横交错,巴中却只有一段断头高铁,连接西安的梦想还未成真。许多网友评论说:“我们不想总是羡慕周边城市通高铁、进地铁,巴中也应当早日圆梦。”

有趣的是,今年初一住在南江县的年轻姑娘发了条视频,自己为了回家,选择高铁到南充,再搭4个小时县际班车。“要是高铁能直通汉中、安康,爸妈接送省事多了。”在互联网时代,每一条普通网友的建议,都可能为地方铁路项目赢得更多关注。

事实上,随着“十四五”进入收官冲刺阶段,不止是巴中,整个陕西南部、四川东北都在争取更多铁路项目进入国家规划。2022年7月,《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(2035)》刚发布时,汉巴南高铁尚未全线纳入。2023年底,巴中市政府对外回应,已经和汉中方面形成联动机制,争取汉巴南铁路巴中至汉中段进入“十五五”规划。“项目早一日动工,巴中融入成渝、成西高铁网的梦想就更进一步。”当地交通局负责人坦言,“川陕老区振兴,关键要看基础设施补短板。”

成巴安高铁的现状同样备受关注。根据公开资料,成巴安高铁已被四川省列进《四川省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,但遗憾的是,尚未被国家专项铁路网纳入。成巴安高铁线路全长约350公里,设计时速最快可达350公里。按照初步测算,线路贯通后,从成都出发直达安康的时间将由现在的8小时左右大幅缩短至不足3小时,极大改善川渝陕毗邻地带人口、物流和产业流动效率。正因此,成巴安高铁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为“川陕经济带的主动脉”。

让人感慨的是,在网络平台上,多位高校学子和返乡创业青年都把铁路寄予厚望。“交通一通、百业兴旺”,这是不少巴中企业家对铁路建设的真实写照。以巴中的红叶旅游、恩阳古镇、光雾山景区为例,2023年吸引了超过800万人次的游客,但受限于交通,无论是客流还是物流,都还有巨大提升空间。现有旅客只能依靠广巴达慢开普速和“断头”高铁,期待未来呼啸而来的高速列车可以真正把人流、商流、资金流带动起来。

镜头转向川藏铁路建设。这条备受全国关注的东西交通大动脉,自开工就牵动千万双眼睛。近期,不少网友讨论朝阳湖至雅安这一段的提速改造。实际情况是,该路段早期按照时速160公里设计,接驳通往成都的引入线和新建雅安至林芝区段都提升至200公里每小时。“这是不是工程建设上的疙瘩,会不会影响川藏铁路的整体运输效率?”是很多网友的疑问。

对此,四川省相关部门的回应相当务实。通过多轮专家和设计院论证,发现朝阳湖至雅安段虽然最高时速低于部分区段,但依然能够与整体川藏铁路120至20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标准适配,并不会成为后续运营的“瓶颈路段”。一个细节是,类似时速160公里和200公里的速度混跑,已在全国其它多条山地或高原地区线路上实现过,技术上的难点可以克服,关键还在于未来的调度和运输平衡。2023年全国铁路客运量创下近年来新高,数据显示,高原山区铁路的客流增幅尤为明显,川藏铁路朝阳湖至雅安段肩负着未来川藏经济带与川东、川北区域的枢纽作用,如何科学调配资源,最大化发挥铁路线作业能效,是后续运营的重点。

再回望整个川东北地区的铁路建设,网络上的呼吁虽然看似“草根”,背后却是日益高涨的民生期待。过去十年,四川铁路营业里程实现了从3800公里到6200公里的跨越,几乎相当于“翻了一倍”。然而,区域发展没有“补齐最后一块短板”,就难有质的飞跃。有人生动地说,铁路通到哪里,哪里的人气就活跃起来,经济活力随之释放出来。曾经普速的“咣当车”,承载的是一家几口的期许;如今高铁动车飞驰,支撑的是一个城市乃至几十个县域的发展梦想。这背后的意义,远超“坐火车去远方”这么简单。

令人欣喜的是,四川相关部门对民间建议态度积极,每一项建设工程的推进,都会在网络、报端公开透明。综合多方信息,汉巴南铁路巴中至汉中段已经获得强有力的争取,作为国家“十五五”期间重点考虑对象;成巴安高铁虽然还处于省级规划,但进入国家层面只是时间问题。有地方官员乐观地表示,“只要群众呼声在,只要地方和上级形成共识,推动项目前进的信心很足。”

在这个交通大提速的新时代,谁也不愿意家乡守着“断头高铁”。当人们讨论家门口的铁路何时能通、通向何方,也是在追问未来的希望和可能。或许,等到汉巴南铁路北段和成巴安高铁开工、通车那一刻,川东北大地上的人们,会用最朴实的微笑与行动,迎接他们与全国比邻而居的新生活。

当下,无论是铁路部门的科学规划还是地方政府的主动作为,都是川藏、川陕区域人民共同的期盼。与其说铁路是钢铁长龙,不如说它连接着一个个家庭的团圆和美好。现实告诉我们,推动区域发展,靠的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狂热,而是日积月累的点滴积淀和每个人实实在在的努力。在即将到来的“十五五”新时期,期待更多的好消息,也希望家乡列车早日驶出大山,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。

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,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
话题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