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8-24 新闻动态 64
7月的美联储会议室里,火药味比华尔街的交易日还浓。
两名最高官员,副主席鲍曼和理事沃勒,当众拍桌反对主席鲍威尔,要求立刻降息。
这是1993年以来头一回,美联储理事层闹出这么大动静。
但真正的炸弹在会议结束后48小时才炸响:美国劳工部突然宣布,之前公布的就业数据全算错了! 25万个工作岗位凭空“消失”,失业率暗地里往上蹿。
特朗普当场暴怒,直接炒了劳工统计局局长。
另一边,通胀派拿着7月物价报告反击:核心CPI涨到2.7%,PPI创三年最大涨幅,关税推高的成本正像野火一样烧向超市货架。
现在,鲍威尔被夹在中间:左边是白宫电话里催着降息,右边是通胀数据亮着红灯。
而他的下一场演讲,正被全球资本死死盯住,9月降不降息?
美联储的独立性还能撑多久? 这场暗战,已经撕开了美国经济最深的裂痕。
7月30日,美联储的19人决策团队围坐在华盛顿的胡桃木餐桌边。
当鲍威尔宣布第五次维持利率不变时,两名理事,监管副主席鲍曼和实权派沃勒同时举手反对。
他们坚持要立刻降息25个基点,理由是“就业市场正在裂开细缝”。
这场反对非同小可。
自1993年格林斯潘时代以来,美联储理事会从未出现双反对票。
更微妙的是,两人都是特朗普亲自提名,沃勒甚至被传是下任主席热门人选。
他们的行动像在传递某种信号:美联储内部对经济风险的判断,已经彻底分裂。
会议刚结束两天,美国劳工部突然丢出修正报告:5月和6月的新增就业岗位被砍掉25万个。
原先“强劲”的就业叙事瞬间崩塌,7月失业率同步升至4.2%,劳动参与率跌到2022年以来最低。
特朗普的反应比市场还快。
他当天就炒了劳工统计局局长,并在社交媒体咆哮:“他们在伪造数据! ”白宫私下放风:劳工部“故意拖延数据修正”,就为阻挠降息。
但通胀派立刻亮出证据:7月核心CPI同比涨2.7%,PPI企业价格指数飙出三年最高涨幅。
纽约联储模型显示,特朗普关税清单里服装、电子产品的进口价正以5%-8%的幅度跳涨。
经济数据成了两派互轰的炮弹。
会议纪要揭开了争论的核心逻辑。
通胀派(多数官员) 咬死一个事实:当前利率4.25%-4.5%只是“轻度紧缩”,离真正打压通胀还差得远。
他们警告:“关税可能让物价连涨18个月”,现在降息等于给通胀火上浇油。
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的发言最犀利:“失业率4.2%算什么危机? 1970年代教训告诉我们,对通胀手软就是灾难。 ”
就业派(鲍曼、沃勒) 则甩出另一组数字:青年失业率突破10%,企业招聘速度跌至疫情后最低。
沃勒在闭门会上直言:“等看到失业率飙升再行动?那就晚了! 我们该像1995年那样提前预防。 ”
连中性利率(既不打压也不刺激经济的利率)都成了吵架素材。
部分官员咬定当前利率已接近中性,再维持高息“纯属多余”;鹰派反呛:“中性利率至少5%! 现在放松等于投降。 ”
当美联储还在辩论时,白宫已直接下场。
8月20日,特朗普突然指控美联储理事丽莎·库克“房贷欺诈”,勒令她24小时内辞职。
联邦住房金融局局长普尔特在社交平台晒出所谓“证据”:库克在佐治亚州的房贷文件“签名不符”。
这绝非孤立事件。
一个月前,特朗普刚安插亲信米兰接替辞职的美联储理事,并启动“甄选下任主席”程序。
政府官员私下放话:“鲍威尔不听话,就换沃勒上。 ”
美联储的法律防火墙成为最后防线。
法律专家指出:总统无权因政策分歧解雇理事,鲍威尔任期更锁定到2026年。
但特朗普的攻势已见成效:美元应声下跌,黄金单日暴涨3%。
会议纪要里还藏着三个危险信号。
美债市场脆弱性被多次提及。
部分官员警告:银行持有国债亏损已达23%,若利率再波动,“可能引爆抛售潮”。
稳定币威胁首次进入纪要。
官员们预警:《GENIUS法案》落地后,与国债挂钩的稳定币可能疯涨,扭曲货币政策传导,“甚至抽干银行流动性”。
最致命的是数据公信力崩塌。
劳工统计局遭政治干预后,高盛内部报告承认:“今后非农数据需打折看待。 ”芝加哥交易员说得更直白:“下次就业报告? 就当科幻小说读吧。 ”
此刻,鲍威尔正飞往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,全球央行年会的“权力讲坛”。
他的演讲稿被严格保密,但知情人透露核心策略:用“数据依赖论”抵挡所有炮火。
摩根士丹利拿到内幕:鲍威尔将排除9月降息50基点的可能,但给25基点留条门缝。
市场已用真金白银下注:利率期货显示9月降息概率85%。 而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发帖:“鲍威尔最好别犯蠢。 ”
美联储前理事拉斯金叹道:“这不是利率之争,是美联储灵魂之战。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