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意昂体育介绍 >

美撂狠话,不给稀土就让中国造不出芯片!6月29日,中方回应有底气

2025-07-10 意昂体育介绍 91

美撂狠话,不给稀土就让中国造不出芯片!6月29日,中方回应有底气

2025年6月,一场围绕稀土与芯片的中美博弈将全球贸易格局推向新拐点。

这场交锋的舞台位于伦敦经贸磋商现场,双方手握各自的战略筹码:中国凭借稀土资源的绝对控制权,美国则依靠尖端芯片技术与核心设备的垄断地位。

当全球两大经济体以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模式展开对抗,这场博弈不仅考验着两国的经济韧性,更深刻揭示了现代工业体系中的关键矛盾。

稀土被称为“工业维生素”,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难以撼动。

全球70%的稀土产自中国,更重要的是,从矿石开采到提纯加工的全流程中,中国企业掌控着90%的产能。

钕铁硼永磁体支撑着电动汽车驱动电机,镨元素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材料,铈氧化物在半导体晶圆抛光环节无可替代。

当美国军工厂需要制造精确制导武器,当欧洲车企推进电动化转型,甚至当日本工业机器人提升精度时,都绕不开中国稀土供应链的支撑。

与之形成对峙的,是美国在全球芯片产业链顶端的统治力。

从英特尔的高性能计算芯片到英伟达的AI加速器,美国企业占据设计领域的制高点。

更关键的是荷兰ASML公司生产的极紫外光刻机(EUV),这种每台造价达1.2亿美元的设备决定着5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的制造能力。

尽管中芯国际通过多重曝光技术实现了14纳米芯片量产,但生产高端手机处理器仍需进口设备,这正是美国实施技术封锁的主要着力点。

6月5日中美领导人通话为伦敦磋商铺路时,双方已展现出不同策略。

美方代表在谈判桌上提出以放宽光刻机出口换取稀土稳定供应,这个看似“等价交换”的方案实则暗含不平等,EUV设备的销售受制于美国长臂管辖,而稀土的全球定价权却由中国实际掌握。

当特朗普在6月25日宣称达成“很棒的交易”时,中国商务部次日立即回应,强调将“依据国内法律对稀土出口实施全流程监管”,这是对美方技术讹诈的明确反制。

剖析双方的博弈逻辑,美国的焦虑源于供应链安全的先天缺陷。

虽然加州山口稀土矿理论储量可观,但其开采需要三年建设周期,提纯技术更落后中国至少五年。

五角大楼测算显示,若完全中断中国稀土进口,美军F-35战机的生产将在半年内陷入停滞。

相比之下,中国手握两大主动权:一方面通过《稀土管理条例》建立出口审批制度,将资源流向与核心技术突破挂钩;

另一方面,华为与中芯国际合作开发的芯片堆叠技术,已在5G基站等场景实现7纳米芯片的替代应用。

这场交锋引发的涟漪正重塑全球产业格局。

短期内,美国电动车企业面临永磁电机断供风险,中国半导体行业则在成熟制程领域加速国产替代。

从长期视角观察,各国开始重新审视关键资源的布局策略:澳大利亚重启稀土精炼厂建设,欧盟规划芯片法案加大本土投资,日本研发无稀土电机技术。

值得关注的是,中国的应对策略显现出清晰路径,稀土管控不是简单的出口限制,而是推动深加工能力向高性能磁材、特种合金等价值链顶端延伸;

芯片突围不盲目追逐3纳米制程,而是在车规级芯片、工业控制器等中高端领域建立护城河。

在这场世纪博弈中,没有绝对的赢家或输家。

中国难以在短期内突破EUV光刻机技术壁垒,美国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对中国稀土加工体系的依赖。

但这次对抗给予世界重要启示:将关键战略资源集中于单一国家具有极高风险,建立多元化供应链已成为全球共识。

未来竞争的胜负手或许在于技术创新方向,若中国在稀土材料应用效率上取得突破,就能部分抵消芯片代差的制约;

若美国能开发出替代稀土的新材料,或将削弱中国的资源优势。

这场关乎未来工业主导权的较量,才刚刚拉开序幕。

(免责声明)所发布的各类军#图文打卡计划#事分析、局势解读等观点性内容,均为作者基于个人专业知识、经验及特定立场的见解,不代表官方立场,也不构成权威性的决策建议。若存在侵权、错误或不实,欢迎联系删除或更正。

话题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