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意昂体育介绍 >

中国记者徐德智联合国犀利发问!面对广岛核爆致词,直接抛出灵魂两问:谁干的?为何而炸?

2025-08-21 意昂体育介绍 55

在联合国为日本广岛核爆事件发表官方致辞的场合上,中国记者徐德智展现出了非凡的职业素养与敏锐洞察力。

这位来自中国的媒体代表以犀利的提问方式打破了会议常规,他连续抛出了两个直指事件核心的关键性问题。

第一个问题直截了当地追问:究竟是哪个国家实施了这次核爆行动?

随后他进一步深入探讨:导致这次核打击行动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?

徐德智这种不回避敏感话题、敢于直击要害的专业表现,充分展现了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担当。

这两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问题,不仅引发了现场与会者的深思,更在国际舆论场掀起了广泛讨论。

2025年8月,联合国广岛核爆80周年纪念活动现场,中国记者徐德智的这两个问题,让全场陷入死寂。

联合国副秘书长法尔汗·哈克支吾了整整15秒,才勉强吐出“美国”二字。而面对第二个问题,他彻底沉默,转而强调“重点应是核武器永不再用”。

一场精心设计的“受害者叙事”

就在同一场活动上,日本首相石破茂大谈“无核三原则”,却对原子弹为何降临只字不提。 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的展览里,“南京大屠杀”被缩成三行字,731部队活体实验消失无踪,取而代之的是“太平洋战争”“日中战争”等中性词汇。

日本教科书将“侵略”改写为“进入”,高中生知晓南京大屠杀的不足三成。 靖国神社供奉的14名甲级战犯中,包括南京大屠杀指挥者谷寿夫,而日本政客年年前往鞠躬。

更讽刺的是,日本一边高呼“和平”,一边持有可制造千枚核弹的武器级钚,右翼政客公然鼓吹“自主拥核”。

被刻意掩埋的历史真相

1945年7月,《波茨坦公告》勒令日本无条件投降,但军政府叫嚣“一亿玉碎”,宣称全民皆兵、战至最后一人。 美军预估登陆本土将牺牲50万士兵,最终按下核按钮。

广岛被选为目标绝非偶然——这里是日本第二军总区司令部,侵华战争的指挥中枢。 长崎则是三菱军工基地,鱼雷工厂昼夜不息。

核爆前,美军空投6300万份传单警告撤离,广岛市民却仍在制造汽油弹、参加军事训练。 这些事实在今日的纪念仪式中早已蒸发。

亚洲国家的集体愤怒

当徐德智提问时,韩国记者金敏珠在台下竖起大拇指。 她的祖母是慰安妇受害者,至死未等来道歉。 菲律宾记者拉蒙的祖父死于马尼拉大屠杀,全家福照片上的弹孔至今茨木。

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的质问更犀利:“美国会后悔吗?敢不敢再做一次? ”德国总理默茨面对诺曼底登陆的调侃时,直言那是“德国从纳粹解放的日子”。

德国官方对二战历史的深刻反省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,而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的石田芳文馆长却仍在进行苍白无力的辩解:"日本方面认为自己已经进行了足够的反思,但受害国家的民众似乎并未感受到这种诚意"。

联合国长期以来奉行的"平衡外交策略"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这一国际组织如今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:既要顾及缴纳了12%会费的重要成员国日本的颜面,又不得不面对中国、韩国等国家对历史真相的正当诉求。

令人震惊的是,在过去八十年间联合国举办的广岛纪念活动中,"美国"这个关键词始终被刻意回避。中国记者徐德智的尖锐提问撕开了这层伪善的面纱——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谁该为这场灾难负责,却选择集体沉默;一边高呼"铭记历史",一边对战争起因讳莫如深。

这位中国记者展现出了"外交战场上的刺客"本色。2025年4月的那场交锋中,他直接播放了美国副总统万斯发表辱华言论的视频片段,并质问联合国官员:"这就是所谓政治人物应有的言行吗?"尤其讽刺的是,万斯口中轻蔑的"乡巴佬"一词,在中国拥有超过12亿5G用户和高铁总里程世界第一的事实面前显得如此荒谬。

2023年大英博物馆爆出两千件珍贵文物失窃的丑闻时,他毫不留情地质疑:"既然连现有藏品都无法妥善保管,为何不将这些掠夺来的文物归还给原属国?"这一问直指大英帝国殖民历史的黑暗面。

2025年1月的联合国会议上,他再次抛出重磅问题:"美国拖欠会费累计已超过36亿美元,按照联合国宪章是否应该暂停其投票权?"这个尖锐的问题让在场的发言人一时语塞。

日本政府或许能够通过修改历史教科书来扭曲事实,但最新民调显示:72%的日本民众认为原子弹爆炸是日本侵略行为带来的必然结果。广岛一位年迈的退伍军人公开忏悔:"年轻时我参与了南京的暴行,如今看到国家只强调自己是受害者,每晚都辗转难眠。"

在东京街头,举着"正视历史"标语的大学生与右翼分子形成对峙。示威人群中"日美军事同盟就是战争同盟"的横幅格外醒目,表达着民众对军事扩张政策的强烈不满。

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年复一年地重复着"永不再战"的陈词滥调时,徐德智用他独特的方式揭开了历史的真相:一方面毫不留情地戳穿那些假装糊涂的谎言,另一方面让阳光照进那些被刻意遮蔽的历史角落。

#百度带货夏令营#

话题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