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8-18 新闻动态 197
关税谈判桌上再度握手言和,这回中美双方把“加码”按钮按下了暂停键。8月12日的最后一刻,特朗普签字同意,将原定24%的新一轮互征关税推迟90天。这场突如其来的喘息机会,不仅让全球市场松了口气,也让不少A股投资者心里打起小算盘:这波利好,能不能把上证指数推到4000点?
其实大家都清楚,中美贸易摩擦牵动着全球神经,每一次风吹草动,都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的涨跌之间。如今得来不易的90天缓冲期,为两国后续磋商留足空间,更为中国资本市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。那么,上证真的有戏吗?咱们得细细掰开揉碎来看。
首先,从盘面数据说话。8月12日当天,上证指数和深成指双双创出2025年以来的新高,但距离去年10月初3700多点的小高峰还有一点差距。这说明什么?当前大盘虽已走强,但整体估值并未脱离合理区间。从成交量看,在7月底到8月初的不确定阶段,大资金没有明显撤退迹象——主力还在台上唱戏,小散自然不用急着下场。
但光靠情绪还不够,还得看基本面支撑。创业板目前处于近十年25%分位数的位置,说白了就是“便宜”。许多龙头公司市值虽大,但估值依然低迷,只要业绩兑现或者政策扶持落地,很容易带动整个板块补涨。而创业板权重股的上涨,又会进一步拉升大盘表现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以来,“反内卷”成了经济关键词。不少传统行业通过去产能、降成本,实现效率提升。但这些努力如果遭遇外部环境恶化,比如贸易摩擦升级,很可能功亏一篑。而这次中美休战协议,无疑给国内产业链提供了一层保护伞——尤其是资源、原材料等周期性行业,有望迎来持续修复行情。同时,新兴产业也没闲着:人工智能、半导体、机器人等领域,一旦政策放宽或外需恢复,就会成为新的增长引擎。例如近期沪深交易所披露数据显示,截至6月底,半导体设备制造企业订单同比增长超15%,而消费电子出口环比回暖,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数据支撑。
不过,有个常见误区需要提醒大家:别以为所有资源类股票都会因通胀或国际局势改善而普遍受益。有些细分子行业比如煤炭、水泥等,由于自身供需结构问题,并不会同步上涨。所以配置时一定要精挑细选,看准赛道和公司基本面才行。
针对当下形势,我给出三条可操作建议:
1. 坚持核心资产+成长赛道“两手抓”。优先考虑那些受益于政策稳定、高景气度的新质生产力,如半导体、新能源装备,以及创新药医疗服务龙头。
2. 动态调整仓位,把握节奏。在外围风险未完全消除前,不宜满仓激进,可采用定投方式逐步加码,把控好回撤风险。
3. 关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效应。例如苹果、英伟达相关供应链企业,如果美国科技巨头需求恢复,将带动国内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改善;同时关注国产替代趋势下本土企业崛起机会。
此外,各家券商对后市判断也有分歧。例如,中信证券认为短期利好释放后仍存波折,应警惕外围变量;而中金则相对乐观,看好全年盈利修复驱动力;海通证券则强调结构性机会突出,更推荐聚焦科技与医药主线。这种观点碰撞,其实正是市场博弈活跃的体现,也是我们普通投资者布局时的重要参考依据。
眼下的大环境,说复杂也复杂,说简单其实就一句话——风来了,你准备好了没?当外部压力暂缓,“反内卷”和新兴产业齐发力,上证迈向4000点不是空想。但真正赚钱的人,总是在别人犹豫的时候提前行动,而不是跟风追高后悔莫及。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你觉得这次A股真的有望突破4000点吗,是继续观望还是果断出击呢?欢迎留言聊聊你的思路!
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下一篇:上海买房公积金贷款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