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8-12 新闻动态 70
2025年8月4日,哈尔科夫东北部边境的炮火声中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猫着腰钻进一处地下掩体。这里距离俄罗斯边境仅5公里,乌军第57独立机动步兵旅的指挥官正指着地图汇报:“俄军阵中出现了中国、巴基斯坦面孔的士兵,还有中亚和非洲的雇佣兵……”泽连斯基听完立刻在社媒发文:“乌克兰必将回应!”
甩锅中方
四个月前(2025年4月9日),他宣称“核实150名中国公民被俄军招募”,甚至公布了两名“被俘中国雇佣兵”的审讯视频。但真相很快打脸:所谓证据中的“中国士兵军装照”,实则是中国游客在圣彼得堡参加军事主题旅游的普通合影。 当时中国外交部连续三天驳斥,强调“中国法律严禁公民参与境外武装冲突”。
漏洞百出
乌方仅凭前线士兵“目击亚洲面孔”就断言有中国籍人员,却拿不出护照、编制名单或作战影像等任何实质证据。相比之下,俄军公开的数据显示,乌军中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3500余名外国雇佣兵,其中60%来自北约国家,部分人甚至持有西方特种部队背景。
突访前线
此时俄军夏季攻势正撕裂乌东防线:顿涅茨克方向的乌军濒临崩溃,战略要地红军城(波克罗夫斯克)已被俄军三面包围。 若此地失守,哈尔科夫将陷入半包围,乌军可能彻底丧失反攻能力。
西方援助的断档
特朗普政府多次抱怨“美国为乌克兰花了3500亿美元,欧洲却只出小头”,甚至公开指责泽连斯基“像拉小提琴一样玩弄美国”。
7月底,美国国会搁置了600亿援乌法案,德国也削减了40%的炮弹供应。前线兵源枯竭、后方援助缩水,泽连斯基急需一个“外部敌人”来转移矛盾——而“中国雇佣兵”成了现成的靶子。
三重算计
勒索西方军援:将中国与俄罗斯捆绑成“反西方同盟”,渲染“全球联军围攻乌克兰”的悲情叙事,倒逼北约加速交付F-16战机和远程导弹。美国务院刚威胁“对购买俄油的国家加征500%关税”,泽连斯基立刻配合炒作“中俄军事协作”,试图把中国彻底推向对立面。
破坏中国调停:中国曾向乌克兰提供15批人道物资(含防弹衣、头盔),每件包裹都标注“非军用”字样。但乌方冻结三家中国企业资产后,又炒作雇佣兵议题,试图抹黑中国“中立调停人”角色,堵死“和平之友”小组的斡旋空间。
触碰中国红线:2025年7月,乌克兰议员团窜访台湾(系1993年来首次),炒作“共同应对威权扩张”。雇佣兵指控与台海挑衅形成组合拳,意在激怒中方,彻底断绝中乌合作可能。
双轨立场
劝和促谈不动摇:“中方始终致力于推动止战停火”,这句话三年未变。即便特朗普派特使在中东撮合停火,中方仍坚持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。郭嘉昆暗批西方双标:“美国2024年进口30亿美元俄铀矿,却制裁中俄正常贸易”。
公民安全划红线:“避免以任何形式卷入冲突”是铁律。中国法律明确禁止公民参与境外军事行动,违者将面临刑事追责。至今唯一证实的中国籍志愿兵赵睿,早在2023年顿巴斯战场阵亡,生前他多次劝同胞:“别来送死,这里只有绞肉机”。
泽连斯基的指控
巴基斯坦外交部次日声明:“乌方指控毫无根据”,要求立刻出示证据。印度、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集体沉默。 巴西正扩大驻华武官规模(陆军、海军均由将军担任),深化与中方合作。朝鲜部队被证实驻扎在俄境内库尔斯克州,而非乌克兰前线;尼泊尔籍士兵月薪4000美元,属个人谋利行为。
联合国的态度更说明问题:安理会2025年2月涉乌决议仅呼吁“停止招募雇佣兵”,却未点名任何国家。国际刑事法院(ICC)的调查也聚焦乌军战争罪,对泽连斯基的指控只字未提。